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酶是基因转录的重要产物
B.酶和基因都是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有些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相应代谢过程实现的
D.只要含有某种酶的基因,细胞中就有相应的酶
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标记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 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
B.R 型肺炎双球菌是唯一能够引起人类肺炎或小鼠败血症的菌株
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未标记的细菌,部分新噬菌体中可检测到32P
D.单用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就可以使烟草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
C.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D.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A.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S型菌的
A.DNA B.多糖 C.RNA D.蛋白质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下列实验设计中,设计思路和研究过程相近的一组是( )
A.卡尔文追踪检测14CO2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发现了卡尔文循环
B.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衍射图谱、通过计算和模型建构,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C.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D.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发现只有供给H218O的小球藻释放18O2,证实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E.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T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检测放射性的分布,发现DNA是遗传物质
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是人类探索遗传物质史中的经典实验,这两个实验都涉及
A.同位素示踪技术 B.微生物培养技术
C.DNA分离提纯技术 D.差速离心分离技术
酶的化学成分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也有极少数由蛋白质和RNA共同构成的,存在于染色体端粒上的端粒酶在癌细胞中很活跃,从而赋予癌细胞复制的永生性,研究端粒酶的性质和成分显得很重要,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端粒酶的化学成分。
(1)实验思路:
甲组:___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在癌细胞的染色体端粒上获取端粒酶,并监测其放射性。
乙组:________________,培养相同的一段时间后,在癌细胞的染色体端粒上获取端粒酶,并监测其放射性。
(2)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则端粒酶由蛋白质组成。
②若________________,则端粒酶由RNA组成。
③若________________,则端粒酶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已知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会使烟草患花叶病,为了验证该病毒的核酸种类,设计了以下实验。
一、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健康生长的生长状况相似的烟草幼苗若干、烟草花叶病毒样本、DNA水解酶、RNA水解酶、蒸馏水及其他必需器材。
二、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苯酚的水溶液处理烟草花叶病毒,并设法将其蛋白质和核酸分离,以获得其核酸。并将核酸均分为三份。
③在适当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再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三组烟草幼苗的生长情况。
三、实验结果及结论。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利用所给的含有大肠杆菌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分别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35S标记的氨基酸)、大肠杆菌菌液、T2噬菌体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过程:
步骤一:分别取等量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含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装入两个相同培养皿中,并编号为甲、乙。
步骤二:在两个培养皿中接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_,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步骤三:放入等量的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分别获得______和______的噬菌体。
步骤四:用上述噬菌体分别侵染________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放入离心管内离心。
步骤五: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主要位置。
预测实验结果:
(1)在甲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_____图。
(2)在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_____图。
下面介绍的是DNA研究的科学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没有被放射性标记的__________。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后进行离心。
(2)以上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遗传物质是D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原料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理论上离心之后沉淀中不含放射性,实际上沉淀中会含有少量的放射性,产生一定的误差,产生此结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此噬菌体复制3代后,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
朊病毒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验证朊病毒侵染因子是蛋白质,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
(1)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理论上讲,经1→2→3→4实验离心后上清液中__________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__________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
(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NH4)235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__________中,少量位于_____________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病毒的增殖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一般的病毒侵染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_____________(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进行增值。
下列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核遗传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是RNA
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RNA不是
B.噬菌体复制扩增时,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作为原料合成外壳蛋白
C.在含有32P或35S的普通培养基上培养噬菌体,从而使噬菌体被标记
D.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充分搅拌离心后在上清液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硝化细菌、T2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
①DNA ②RNA ③DNA或RNA ④DNA和RNA
A.①②③④ B.①①②② C.①②④① D.①①②①
肺炎双球菌有多种类型,其中S型菌可分为Ⅰ、Ⅱ、Ⅲ型;Ⅲ型荚膜最厚,致病力最强;S型菌在无血清的培养基中传代培养后,荚膜非常容易丢失而变为R型菌。下列有关R型菌和S型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型菌无毒,可以在人体内与人和平共处
B.厚荚膜基因(SⅢ)可突变成薄荚膜基因(SI),则SⅢ和SI互为等位基因
C.S型菌通过无血清培养得到的R型菌没有致病性
D.R型菌转化成S型菌其基因型发生改变
一种感染螨虫的新型病毒,研究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螨虫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组实验,以确定该病毒的核酸类型。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应选用35S、32P分别标记该病毒如蛋白质和核酸
B.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
C.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
D.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
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
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
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
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出现上清液放射性偏高一定是保温时间过短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