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每个细胞中核 DNA 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精巢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 A、B、C 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图 1 所示;将精巢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 D、E、F 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 2 所示;根据精巢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 3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精原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又可以分为 G1 期(DNA 复制准备期)、S 期(DNA 复制期)、G2(从 DNA 复制完成到分裂前期的过渡期)。全部 S 期细胞包含在图 1 的______组细胞中(填字母);A 组中有部分细胞的 RNA 合成较旺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组中有部分细胞几乎不能合成 R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重组发生在图 2 的______组细胞中(填字母),该细胞被称为 ;在正常细胞分裂中,含有两条 Y 染色体的细胞应包含在图 2 的 组细胞中 (填字母)。
(3)图 3 的丁~戊的阶段细胞包含在图 1 和图 2 的 组细胞中(填字母)。
普通栽培甜菜是二倍体(2n=18),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经远缘杂交可获得附加1条野生甜菜染色体的新品种——单体附加系,使栽培系具有野生甜菜的抗寒、抗旱、高糖等遗传特性。请回答:
(1)普通甜菜花粉母细胞(相当于精原细胞)中最多含有____条染色体;其增殖过程中可以体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染色体行为是____。
(2)右图为镜检新品种甜菜时,观察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情况看到的图像,该细胞处于____期,此时期观察染色体最佳,原因是____。
(3)少数的单体附加系个体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此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可形成____个四分体;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两极的染色体数之比应为____。
(4)获得单体附加系甜菜新品种的育种原理是____,附加的1条染色体所携带的隐性基因也容易表达,原因是____。
下列概念图中错误的是( )
A. ①④⑤ B. ①③④ C. ⑤⑧ D. ⑦⑧
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_的细胞。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
(3)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于图2中类型_______的细胞。
(4)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
(5)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时期的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时期的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__
A、大小形态相同的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B、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一定都相同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D、同源染色体一定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E、在减数分裂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 ,CD段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 .
(2)图2中 ______ 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 ______ 细胞处于图1的DE段.
(3)图2中的乙细胞含处于 ______ 分裂的 ______ 期,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 ______ . 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______ .
(4)图3细胞分裂的前一时期称为 ______ ,①和②在前一时期是 ______ .
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B. 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
C. 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D. 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
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一块新生湿地,其中有一种二倍体野大豆可作为饲料,培育转植酸酶基因的野大豆,能提高其对磷的利用率,请回答:
(1)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等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依据生态工程的 ______ 原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需考虑周边的经济发展等相关问题。
(2)常用 ______ 法将植酸酶基因导入野大豆细胞中,采用 ______ 方法检测植酸酶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3)可利用 ______ 技术快速繁殖转植酸酶基因野大豆,该技术除了能够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外,同时还具有 ______________ 的优点。
(4)作为饲料,多倍体转基因野大豆品质更好.低温诱导可获得四倍体转基因野大豆,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这样的植株根尖制片后观察到含有8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合理的解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四个子细胞
B.有丝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均无同源染色体
C.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D. 只要细胞分裂,就会出现染色体的变化
某性原细胞(2n=16)的DNA全部被32P标记,其在含有31P的培养基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继续进行减数分裂,下列能正确表示有丝分裂前期(白色柱状图)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灰色柱状图)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的是( )
A. B.
C. D.
某植物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直接产生的细胞形成单核花粉粒,每个单核花粉粒再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发育成二核花粉粒(内有两个细胞)。科研人员分离出若干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并转移至含有3H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上继续发育成熟(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若观察花粉形成的过程,必须选择幼嫩的花药为实验材料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与二核花粉粒形成过程可通过检测染色体的3H标记加以区分
C.检测二核花粉粒中所有核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只有一条链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
D.1个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二核花粉粒,依据细胞中染色体来源可分为4种类型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Dd)体内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卵细胞
B.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C.与该细胞来自同一个亲代细胞的另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8条染色体
D.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关于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的雌雄果蝇杂交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产生基因组成为Bbb的三体果蝇,可能是母本或父本减数分裂异常
B.若产生性染色体为XX的白眼雌蝇,可能是父本发生染色体片段的缺失
C.若产生性染色体为XXY的白眼雌蝇,可能是母本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异常
D.若产生性染色体为XY的红眼雄蝇,可能是母本基因突变或父本发生交叉互换
某性原细胞(2n=16)的DNA全部被32P标记,其在含有31P的培养基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继续进行减数分裂,下列能正确表示有丝分裂前期(白色柱状图)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灰色柱状图)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的是( )
A. B.
C. D.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正常雌果蝇的性染色体如图1。科学家发现了在自然界能够正常存活的某品系雌果蝇,其性染色体中含有Y染色体和并联X染色体,组成如图2。
(1)正常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1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这两条染色体会在_________(1分)期分开,最终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2)科学家将图2品系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交配,发现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只有2种,说明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的果蝇不能存活。
(3)基因型为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XbY的雄果蝇连续交配多代,b基因在此过程中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1分)之间可发生由于DNA 分子_________(1分)后重接导致的交叉互换。然而在研究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实验能够证明交叉互换是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后,直到某实验室利用图3品系雌果蝇进行了研究。
有研究表明X染色体臂之间可以进行“交叉互换”。当图3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说明交叉互换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前: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说明交叉互换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后。
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时期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甲图中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甲图中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乙图________(填字母)细胞中。
(4)乙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是________,其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则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6)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丙图中的________段。
(7)在丙图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甲图中的________细胞。
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依赖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动物细胞内存在一种SGO蛋白,对细胞分裂有调控作用,其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点位置,在染色体的其他位置也有分布,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变化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所示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
(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而染色体上的其他蛋白质不受影响,这体现了酶的________。科学家发现,这种酶在有丝分裂中期已经开始大量起作用,而各着丝点却要到后期才几乎同时断裂。据图推测,SGO蛋白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体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细胞最可能出现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图1相比,图2中粘连蛋白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基因型为AaBbCc的卵原细胞,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3所示,在粘连蛋白发生作用的情况下,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种,如果在________时期之前破坏________,则产生配子的基因型种类会减少。
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雌性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内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
(2)图丙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其染色体变化对应图丁的________段。
(3)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若鉴定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__________试剂和二苯胺。
(4)若图乙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并画出其图像
(5)若图丙中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变为b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观察几种二倍体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后绘制出图甲、乙、丙。下列与图示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的细胞可能处于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图乙表示的细胞共有2个染色体组、8个DNA分子
C.图甲所示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D.图丙中Ⅰ组可表示生殖细胞,Ⅱ组细胞可处于间期,Ⅲ组细胞中可观察到四分体
(2017江苏卷).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 对同源染色体